避殿减膳
bì diàn jiăn shàn
ㄅㄧˋ ㄉㄧㄢˋ ㄐㄧㄢˇ ㄕㄢˋ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避殿减膳
同“避殿损膳”。
引证解释
同“避殿损膳”。
引宋•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慧星》:“丁丑避殿减膳,下詔责己,求直言,大赦天下。”
《宋史·神宗纪一》:“辛酉以来岁日食正旦自己丑避殿减膳,罢朝贺。”
《宋史·徽宗纪一》:“壬午以日当食避殿减膳,降天下囚罪一等流以下释之。”
网络解释
避殿减膳
避殿减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diàn jiǎn shàn,指避殿损膳。
-
避
拼音 bì 部首 辶 总笔画 16①躲,设法躲开。例如~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②防止。例如~免。~孕。~嫌。~雷针。 -
殿
拼音 diàn 部首 殳 总笔画 13①高大的房屋,特指帝王所居和朝会的地方,或供奉神佛的地方。例如宫~。宝~。金銮~。~堂。~阁。~上虎(喻敢谏之臣)。~试。②〔~下〕对亲王或太子的敬称。③在最后。例如~后。~军。 -
减
拼音 jiǎn 部首 冫 总笔画 11①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例如~价。~员。缩~。削~。偷工~料。②降低程度,衰退。例如~轻。~弱。~少。~色。~产。~免。~缓。 -
膳
拼音 shàn 部首 月 总笔画 16①饭食。例如~食。用~。~宿。②进食:“宰夫~稻于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