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ù rù hǔ xué , yān dé hǔ zǐ
ㄅㄨˋ ㄖㄨˋ ㄏㄨˇ ㄒㄩㄝˊ ㄧㄢ ㄉㄜˊ ㄏㄨˇ ㄗ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指不敢于冒险、不经历艰难险阻就不会取得成就。
英The only way to catch tiger cubs is to go into the tiger's den; 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引证解释
喻不冒风险就不能取得大的成功。
引《后汉书·班超传》:“超 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三国演义》第七十回:“黄忠 催军马随后而进 刘封 曰:‘军士力困,可以暂歇。’ 忠 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策马先进。”
毛泽东 《实践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唐•时避 李虎(李渊 祖父)讳改作“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见 陈垣 《史讳举例》卷六。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北史·韦祐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国语辞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获取胜利成功。也作「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引《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六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身先士卒,古之名将皆然。」
-
不
拼音 bù,fǒu 部首 一 总笔画 4①副词。②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例如~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③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如~,我不知道。④用在句末表疑问。例如他现在身体好~? -
入
拼音 rù 部首 入 总笔画 2①进,由外到内。例如进~。~梦。②适合,恰好合适。例如~选。~耳。 -
虎
拼音 hǔ 部首 虍 总笔画 8①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例如~口(➊喻危险境地;➋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②勇猛、威武。例如~将。~势。~劲。~威。~~。~气。③古同“唬”,威吓。④古同“琥”,琥珀。 -
穴
拼音 xué 部首 穴 总笔画 5①洞,窟窿。例如孔~。石~。~居。~隙。龙潭虎~。②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例如~位。③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例如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④姓。 -
焉
拼音 yān 部首 灬 总笔画 11①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例如心不在~。不复出~。②乃,才。例如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③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例如且~置土石?④文言助词。例如又何戚~。 -
得
拼音 dé,děi,de 部首 彳 总笔画 11①获取,接受。例如~到。~失。~益。~空( kòng )。~便。~力。~济。心~。②适合。例如~劲。~当( dàng )。~法。~体。③满意。例如~意。扬扬自~。④完成,实现。例如饭~了。~逞。~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⑤可以,许可。例如不~随地吐痰。⑥口语词(①表禁止,如“~了,别说了”;②表同意,如“~,就这么办”)。 -
子
拼音 zǐ 部首 子 总笔画 3①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例如~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②植物的果实、种子。例如菜~。瓜~儿。~实。③动物的卵。例如鱼~。蚕~。④幼小的,小的。例如~鸡。~畜。~城。⑤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如~弹( dàn )。棋~儿。⑥与“母”相对。例如~金(利息)。~母扣。~音(辅音)。⑦对人的称呼。例如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⑧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例如孔~。先秦诸~。⑨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如~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⑩用于计时。例如~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⑪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例如~爵。⑫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例如旗~。乱~。胖~。⑬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如敲了两下~门。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