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词典 > 逋负的解释

逋负

常用词

bū fù

ㄅㄨ ㄈㄨˋ

时代词语

逋负详解

词语解释

逋负bū fù

  • 拖欠赋税、债务。

  • 指未偿的仇恨。

  • 拖欠;短少。

引证解释

  • 拖欠赋税、债务。

    《史记·汲郑列传》:“庄 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南史·蔡廓传》:“又以王公妃主多立邸舍子息滋长,督责无穷启罢省之,并陈原诸逋负,解遣杂役。”
    宋•方勺 《泊宅编》卷九:“福州 一农家子 张生幼时,父使持钱三千,入山市斧柯遇村人有为逋负所迫欲自经者,惻然尽以所齎赠之。”
    徐珂 《清稗类钞·讥讽·可怜迎凤德何衰》:“﹝ 陈政钥 ﹞慷慨好交游座客常满,以是多逋负。”

  • 指未偿的仇恨。

    《后汉书·段熲传》:“曾未浹日,凶丑奔破,连尸积俘,掠获无算;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 拖欠;短少。

    唐•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对》:“今之课吏者以赋敛无逋负为上。”
    宋•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盐铁奏 秦州 银坑冶比多逋负,未入之数,不减万计,请择朝臣以主之。”
    《明史·周忱传》:“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 忱 之力也。”
    清•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元史》载海运之逋负少者每石不及三合,多者不及三升。”

国语辞典

逋负bū fù

  • 拖欠赋税。

    《史记·卷一二〇·郑当时传》:「庄任人宾客为大农僦人多逋负。」

  • 泛指各种未偿的债务或仇恨。

    《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洗雪百年之逋负,以慰忠将之亡魂。」

网络解释

逋负

逋负,汉语词汇。

拼音:bū fù

释义:1、拖欠赋税﹑债务,2、未偿的仇恨。3、拖欠、短少。

《资治通鉴》都有解释。

“逋负”单字拆分
  • 拼音部首总笔画 10
    ①逃亡。例如~逃。~迁。~荡。②拖欠。例如~负。~租。~债。③拖延。例如~留(逗留)。
  • 拼音部首总笔画 6
    ①驮,背( bèi )例如~米。~疚。~重。如释重~。~荆请罪。②担任。例如担~。~责。~累( lěi )。~罪。~荷。忍辱~重。身~重任。③仗恃,依靠。例如~隅顽抗。自~(自以为了不起)。④遭受。例如~伤。~屈。⑤具有,享有。例如久~盛誉。⑥欠(钱)例如~债。⑦小于零的(数),与“正”相对。例如~数。⑧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与“正”相对。例如~电。~极。⑨违背,背弃。例如~心。~约。忘恩~义。⑩失败,与“胜”相对。例如不分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