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屈
bó qū
ㄅㄛˊ ㄑㄩ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驳屈
驳倒。
引证解释
驳倒。
引宋•叶适 《观文殿学士陈公文集序》:“国有大事议定俄顷无缩瑟顾望。意姿坚峭所论驳屈,明主委曲调护不能回。”
网络解释
驳屈
驳屈是汉语词汇,读音是bóqū,出自《观文殿学士陈公文集序》。
-
驳
拼音 bó 部首 马 总笔画 7①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旁人的意见。例如批~。~斥。~倒( dǎo )。反~。~论。~议。②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例如斑~。~杂。③大批货物用船分载转运。例如~运。~船(转运用的小船。亦作“拨船”)。 -
屈
拼音 qū 部首 尸 总笔画 8①使弯曲,与“伸”相对。例如~曲( qū )。~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卑躬~膝。②低头,降服。例如~服。~从。威武不~。③冤枉,叫人不痛快。例如冤~。委~。~辱。~才。~就(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驾。~己待人。④理亏。例如~心(亏心,昧心)。理~词穷。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