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举
àn jǔ
ㄢˋ ㄐㄩˇ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案举
考核并荐举。
引证解释
考核并荐举。 《史记·酷吏列传》:“杨僕 者 宜阳 人也。以千夫为吏。
引河南 守案举以为能迁为御史。”
宋•曾巩 《与王介甫第二书》:“比辱书以谓时时小有案举而谤议已纷然矣。足下无怪其如此也。”
网络解释
案举
案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àn jǔ,是指考核并荐举。
-
案
拼音 àn 部首 木 总笔画 10①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例如~子。~板。书~。条~。拍~而起。②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例如档~。备~。议~。提~。方~。有~可查。~卷。~牍。③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例如惨~。血~。~件。~例。~犯。破~。④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例如举~齐眉(形容夫妻相敬)。⑤同“按”。 -
举
拼音 jǔ 部首 丶 总笔画 9①向上抬,向上托。例如~头。~手。~重。~棋不定。②动作行为。例如~止。轻而易~。③发起,兴办。例如~义。~办。创~。④提出。例如~要。~例。⑤推选,推荐。例如推~。荐~。⑥全。例如~国。~世。~家。⑦古代指科举取士。例如科~。~人。一~成名。⑧攻克:“一战而~鄢、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