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
ào xiōng dì guó
ㄠˋ ㄒㄩㄥ ㄉㄧˋ ㄍㄨㄛ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奥匈帝国
欧洲封建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统治者迫于内外矛盾与匈牙利贵族妥协建立二元制帝国。帝国分为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奥地利皇帝兼为匈牙利国王。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于1918年瓦解,分别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国。
-
奥
拼音 ào,yù 部首 大 总笔画 12①含义深,不易理解。例如深~。~妙。~秘。~旨。②室内的西南角,泛指房屋及其他深处隐蔽的地方。例如堂~。经堂入~。③姓。 -
匈
拼音 xiōng 部首 勹 总笔画 6①〔~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②古同“胸”。 -
帝
拼音 dì 部首 巾 总笔画 9①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例如上~。玉皇大~。②君主。例如~王。皇~。称~。~制。 -
国
拼音 guó 部首 囗 总笔画 8①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例如~家。~土。~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号。~度(指国家)。~策。~情。~法。~力。~防。~威。~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格。~魂。~是(国家大计,如“共商~是”)。②特指中国的。例如~产。~货。~粹。~乐(yuè ㄩㄝˋ)。~药。③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