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磨
ā pí dá mó
ㄚ ㄆㄧˊ ㄉㄚˊ ㄇㄛˊ
时代词语
词语解释
阿毗达磨
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昙”。(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也。”(2)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我迦叶波集阿毗达磨藏。”
引证解释
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曇”。(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
引唐•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曇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詮慧故也。”
(2)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优波釐 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毘奈耶藏。我 迦叶波 集阿毘达磨藏。”
国语辞典
阿毗达磨
佛教经典三藏中属于论藏的典籍。为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意为对法、向法、无比法等特别的法。指对佛陀教法以非常详细而系统化方式撰述的佛教典籍。也作「阿毗昙」。
引《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一》:「论谓传生无漏慧教,此诸慧论,是彼资粮故亦得名『阿毗达磨』。」
网络解释
阿毗达磨
阿毗达磨(ē pí dá mó),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昙"。
-
阿
拼音 ā,ē 部首 阝 总笔画 7◎加在称呼上的词头。例如~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 -
毗
拼音 pí 部首 比 总笔画 9①接连。例如~连。~邻。②辅助。例如~佐。~益。~翼(辅助)。③损坏,败坏:“人大喜邪~于阳,大怒邪~于阴”。 -
达
拼音 dá 部首 辶 总笔画 6①通。例如四通八~。~德(通行天下的美德)。~人。~士(达人)。②通晓。例如洞~。练~。③遍,全面。例如~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不计个人的得失)。④到。例如到~。抵~。通宵~旦。⑤实现。例如目的已~。⑥传出来。例如传( chuán )~。转( zhuǎn )~。⑦得到显要的地位。例如显~。~官贵人。⑧姓。 -
磨
拼音 mó,mò 部首 麻 总笔画 16①摩擦。例如~刀。~墨。~练。~砺(摩擦使锐利,喻经受磨练)。~合。研~。~漆画。②阻碍,困难。例如~难( nàn )。好事多~。③消耗,消灭。例如~损。~耗。~灭。④拖延,耗时间。例如~缠。~功夫。